虽然特朗普多次施压港联配资,但俄乌停火在短时间内似乎还是难以看到希望。根据路透社报道,俄总统普京对近期的俄乌谈判中提出了新的条件。
【普京对西方提出新的停火条件】
消息人士透露称,普京要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承诺不再推动东扩,并将此承诺白纸黑字写下来。另外,普京还要求基辅保持中立,并希望西方尽快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归还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,同时还要保护乌克兰境内俄语使用者。
其中最为核心的一项无疑就是要求北约承诺不再东扩一事,这基本上就等同于乌克兰、格鲁吉亚、摩尔多瓦等前苏联共和国彻底排除在了北约的大门之外。对于北约而言,如果接受了这个条件,无疑就等于公开承认北约扩张战略失败,也就等同于对俄罗斯的公开认输。这可能让北约感到一定的羞辱意味。
事实上,俄乌冲突的根源,说到底就在于北约东扩一事上。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大约两周的候,两国曾在土耳其进行过一次谈判,根据当时参加谈判的乌克兰国会执政党领袖表示,在谈判中,俄罗斯只关心一件事,就是乌克兰加不加入北约。只要乌克兰保持中立,不加入北约,俄罗斯就会立马停手。
俄罗斯为什么会这么在意北约东扩这件事?其实不难理解。“冷战”结束之后港联配资,北约曾口头承诺不会东扩,然而这个承诺很快就被其抛之脑后。从1999年开始,北约就像完全没有过任何对俄承诺一样,一路向东扩张:
波兰、捷克、匈牙利赶在上世纪末尾加入北约;2004年,波罗的海三国——爱沙尼亚、拉脱维亚、立陶宛以及保加利亚、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也陆续加入北约;芬兰和瑞典则在前两年也被先后吸纳进了北约,北约成员国从冷战时期的16个,迅速膨胀到了如今的32个。
【芬兰瑞典加入北约】
要知道芬兰与俄罗斯的陆地边界长达1300多公里,芬兰、瑞典加入北约之后,俄罗斯西北部的整个边界形势彻底变了天。
从最初的只有挪威一个邻国与俄罗斯接壤,到现在的双方陆地接壤边界总长突破2500公里,从地图上看,俄罗斯几乎被北约“包了饺子”。尤其是俄的“飞地”加里宁格勒州,更是成为了北约的“囊中物”,波罗的海也变成了“北约内海”。
普京此前就曾公开表示港联配资,北约的存在就是为了遏制俄罗斯。如今北约不仅存在,还不断逼近俄罗斯的“家门口”。中国有句话叫做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”,眼下北约的“枪口”都抵到了脑门上,这让俄罗斯怎么能接受得了。
如今普京提出要求北约承诺停止继续东扩,并将其变成纸面协议,显然是吸取了过去数十年的教训。说白了,莫斯科想要的并不只是“乌克兰中立”,而是要逼北约给一个“认错”的姿态,并且公开承认:俄罗斯的“后院”不能碰。
试想一下,如果北约真的书面承诺“停止东扩”,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失败,同时还是对北约从1999年以来东扩政策的全盘否定。这不光是一次被公布在全球面前的外交失败,更会动摇北约的战略信誉,对北约国家来说更是颜面扫地。
【各方一致在持续推动俄乌停火谈判】
换句话说,这不是一张纸的问题,而是象征意义的问题。对俄罗斯来说,一旦北约选择“低头”,就等同于在国际舞台上完成了一次”政治逆转“,把冷战结束以来的“北约东扩路线图”画上了句号,而这会成为普京政治历史上无法忽视的“高光时刻”。
也正是因为这样,才会有俄方消息人士放话称:“如果无法通过谈判赢得这场冲突,俄方就通过军事胜利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代价”。
目前来看,北约和美国方面都没有对普京的这个“重大”提议做出公开回应,乌克兰方面更是早就表明对“中立”以及“放弃领土”等问题的拒绝。
但从目前局势来看,美国对乌援助力度在不断减弱,同时也在极力推动俄乌谈判。尽管不久前特朗普曾公开指责普京“玩火”,但并不代表其会放弃推动俄乌停火。而对于欧洲国家来说,冲突持续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负担,德国、法国等国早就对乌克兰的无限支持感到疲惫。
唯一还在叫得响的,可能就是波兰、立陶宛这些对俄罗斯充满历史仇恨的国家。但如果大国之间真的达成某种默契,小国的吵闹也不过是背景音。从这个角度看,普京的要求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实现。
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